发布时间:2024-5-27 分类: 行业资讯
2020年,在线医疗的普及度直线上升,与之对应的现象是互联网医院数量不断增加,在线医疗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在线医疗平台收入不断上升,京东, 字节、美团等新来者不断到来。
近日,平安好医生发布的2020年度财务报告也反映了在线医疗行业的蓬勃发展。财务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平安好医生全年营收68.7亿元,去年同期为50.65亿元,同比增长35.5%,注册用户持续上升。
2015年正式上线,2018年在香港上市,2020年市值突破千亿。一个好医生在“互联网医疗第一股”平安,见证了国内在线医疗行业的成长,并抓住了疫情这个影响在线医疗市场的巨大变量,顺势掀起了行业的热潮。
付款率增加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普及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网上问诊、网上购药、建立网上健康档案逐渐被认可。率先部署在线医疗市场的平安,好医生也迎来了发展机遇,用户数量激增。
《平安,好医生财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平安好医生注册用户数达3.73亿,较2019年末增加5760万,增速为18.3%;月活跃用户数7260万,同比增长8.5%;2020年,日均咨询量达90.3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23.9%。
值得注意的是,月付费用户数达到400万,同比增长34.1%;付费用户平均转化率达到4.9%,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医疗付费用户占付费用户的比例达到35.1%。而且,2020年,平安好医生将加快吸引企业用户的力度,目前已经拓展了1100多家企业客户。
对于常年亏损的平安好医生来说,付费用户数量增加、付费率提高是一个很好的信号。除了有利的市场需求之外,这一改善过程更多是平安好医生对线上服务体验优化和线下互联网医院扩张的结果
一是在疫情影响下,线上医疗撕掉了“不靠谱”的标签,取而代之的是“便捷、高效、可靠”。人们因为小病小痛,已经习惯了网上咨询和网上购药,用户的支付意愿显著提升。其次,传统医院不在“纯线”之下,个人病历的登记、支付、建立等流程已经和字联网,此时平安的好医生加深了与传统医疗机构的合作,提高了用户的粘性。
互联网医院建设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平安好医生已与120多家线下医院达成合作协议,其中平安好医生已搭建并上线50家互联网医院平台,而且目前平安,好医生自有医疗团队2200余支,外部医生2万余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平安好医生整合了线上线下医疗服务的全流程,满足了用户的医疗需求,合理配置了大量的医疗专家资源,强化了自身的商业化实力。
四大板块正在迎头赶上
平安,好医生注册用户越来越多,付费率不断提高,这与四大业务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线医疗领域,“卖药”一直是在线医疗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此外,线上问诊、线下挂号、转诊等消费习惯逐渐养成,平安好医生的线上医疗收入自然水涨船高。
在消费医药方面,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更多人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并且有规律
根据平安,好医生财务报告数据,2020年在线医疗业务收入为15.65亿元,同比增长82.4%。消费医疗收入13.82亿元,同比增速24.3%。此外,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平安,共有超过56,000家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商,包括医疗美容仪器、体检中心和中医诊所。
在健康商场,平安医生以精细化运营为基础,向个人和企业推荐匹配的医疗产品,满足了不同用户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优化了消费体验。
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健康商城2020年营收37.14亿元,同比增长28%。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平安好医生商城GMV为54.76亿元,同比增长23.1%。其中,个人业务收入达到16.695亿元,同比增长5.8%,毛利率达到9.1%;企业客户采购收入20.444亿元,同比增长54.3%。
在健康管理和互动业务方面,平安好医生将单一搜索结果升级为搜索结果,在医生推荐中植入头条内容,扩大了内容曝光度,提升了广告价值。
在广告主预算缩减的背景下,平安好医生的健康管理和互动业务实现了逆势增长。2020年,平安好医生健康管理与互动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5.7%,毛利1.559亿元,毛利率76.5%。
目前,平安好医生在线医疗、消费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互动四大收入板块发展良好。人们自然认为扭亏为盈近在咫尺,其实不然。
增加收入并不能增加利润
四大板块的营收增长依然无法改变平安好医生扭亏为盈的局面。
根据平安好医生财务报告数据,自2015年成立以来,持续亏损,6年累计亏损46.78亿元,近三年净亏损逐步扩大。2018年净亏损9.12亿元,2019年净亏损7.47亿元,2020年净亏损9.49亿元。
对于2020年亏损扩大的原因,平安博士解释称:“净亏损增加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大幅升值导致公司境外外币资产导致汇兑损失增加,以及境外合资企业增长导致亏损增加。”
我还记得,在2019年业绩发布会上,平安好医生前董事长兼CEO 王涛,曾表示:“公司将努力在2021年实现盈亏平衡。”
不过,在2020年业绩发布会上,平安好医生首席财务官叶澜表示:“因为战略升级需要加大投入,盈亏平衡点会有一定的延迟。”
计划赶不上变化,平安好医生的盈利点不会来得太晚,必然会让资本市场担忧。自2020年市值再创新高1000亿以来,其整体走势呈现逐渐下滑的态势。不仅如此,1月27日,“平安Good Doctor”App正式更名为“平安Health”,更名风波也让其失去了价值数百亿的品牌。
至此,做用户的“好医生”已告一段落,让平安用户的健康成为新的使命。
扩大“服务领域”
目前,大多数互联网医疗企业专注于“药”和“药”。自带电商基因的阿里健康深耕医疗电商,其医疗电商收入支撑着阿里,整个健康生态,而京东健康也是同样的模式。
据悉,2020年阿里健康销售产品收入为76.6亿元,占总收入的79.8%。如果加上12.2%的医疗电商平台,甚至会占到总营收的97%;在京东,健康药品的收入为94.3亿英镑,占87%。
腾讯医疗重点为医院、医疗机构、医药企业提供多项字方案,助力传统企业智慧升级,还为个人提供信息、挂号、咨询、购药、支付等健康服务。同样,百度医疗AI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智能医疗服务,以领先的医疗AI技术为基础。
腾讯医疗、百度健康、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互联网医疗平台各有“长处”,平安健康也积极“扬长避短”。
除了更名为“平安Health”,平安好医生还成立了保险事业部,推出了医疗健康保险服务组合,积极完善线上医疗服务生态系统。依托平安渠道和庞大的企业客户群,平安自然会发展“医保健康服务”,医保服务也将成为平安健康的独特优势。
整体来看,平安健康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各板块营收在上升的同时,新业务的发展和战略升级也导致成本居高不下,短期盈利仍是难题。不过,目前来看,平安的健康成长价值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