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猫源码蓝风账号交易代售平台系统源码 - 最专业的账号交易代售平台系统源码

资讯热点
寒武纪光速发售背后的预想令人着急

发布时间:2022-2-10 分类: 行业资讯

5亿多年前,地球迎来了一场至今仍令生物学家困惑的剑桥大爆炸。

在地质学上被称为寒武纪的时代,多种无脊椎动物在2000多万年间突然爆发,但在更古老的地层中却很难找到祖先化石的踪迹。这被称为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一个大悬案,自达尔文以来一直困扰着进化论等学术界

现在,另一场大爆发正在悄然进行。虽然没有超过2000万年的跨度,但在几十年的历程中,人工智能的爆发也为人类社会增添了更多的亮色。

寒武纪就是这样命名的,也意味着人工智能的爆发。同时寒武纪也在爆发,以光速推动上市进程。

光速驱动的焦虑

68天,寒武纪创下了今年以来科创Ban过会企业最快速度。

4年前才成立的AI芯片公司寒武纪,面对科创板“考场”的冲击,从科创板的IpO申请到上交所的受理,再到现在过会的成功,即将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

2016年,AI芯片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奇的概念。在AlphaGo与众多世界级玩家进行了一场“人机大战”之后,人工智能的关注度被提升到了最高水平。同样,国内也有很多相关企业,其中寒武纪是最早将AI芯片付诸实践的公司,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成立短短四年,寒武纪一直充满传奇色彩。无论是两位创始人的“年轻天才”、AI芯片独角兽、明星股东、老练的技术团队、华为合伙人等。寒武纪是一家有着浓厚传奇色彩的年轻公司。

如今,寒武纪又创造了过会时间的新纪录,更加丰富多彩。这些传奇的标签也非常关注寒武纪的一举一动和发展。与此同时,外界对寒武纪有着更全面、更严格的评价标准。

自然,这个高标准更多体现在寒武纪的市场估值上。根据保荐券商预测,寒武纪估值区间在192亿元至342亿元之间。寒武纪因为估值的如此大起大落而头疼,像过山车这样的大起大落背后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科技能力:寒武纪冲击IpO的最大底牌

科技能力是寒武纪准备撞击科创板块的最大底牌。

对于一家彻头彻尾的科技公司来说,自身的技术实力对公司来说非常重要,这也影响着资本市场对科技公司的态度。在备受瞩目的寒武纪,市场对其标准更为严格,这也影响了寒武纪的估值。

对于外界的高标准,寒武纪只有通过技术实力才能打消市场的疑虑。在这方面,寒武纪表现还算不错。成立不久,寒武纪就推出了全球首款商用终端智能处理器寒武纪1A,后来在华为海思,集成到麒麟970芯片上,之后又推出了寒武纪1H和寒武纪1M的升级版。

2018年,寒武纪还推出了搭载MLU100的第一代云-side AI芯片思元mlu 100和云-side智能处理卡,是中国首家同时拥有终端和云-side智能处理器产品的商业公司。一年后,思元的升级产品MLU 270与英伟达发布的TeslaT4基本相同

2019年11月,寒武纪发布了思元220芯片和加速卡产品,实现了在云,边缘和终端的全方位覆盖,形成了完整的智能芯片产品群。截至2020年2月29日,寒武纪授权专利65项(国内50项,国外15项),正在申请专利1474项。

当然,前期与华为的合作依然是寒武纪技术实力的最好体现,市场也看中了寒武纪产品能够满足以严格质量要求著称的海思, 华为,然而,以前的合作伙伴现在远离寒武纪,这给寒武纪的估值蒙上了一层新的迷雾。

华为离去的阴影还在

寒武纪在华为,出名了,现在因为华为而处境尴尬

2017年,华为首次将寒武纪开发的NpU(神经网络处理器)集成到手机芯片中,成为寒武纪的第一桶金。自2018年以来,华为海思选择终止与寒武纪的合作。

对寒武纪的影响不小,毕竟与华为的合作占了寒武纪主营业务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寒武纪Ip授权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95%、99.69%和15.49%,2019年呈大幅下降趋势;收入主要来自寒武纪1A和1H产品,A公司是主要客户。

后来在上交所问询中,寒武纪表示A公司是华为海思寒武纪也解释了Ip授权业务收入大幅下降的原因,称是因为这部分产品在2018年大规模交付发货,导致当年相关收入较多。

到2019年,寒武纪对海思, 华为,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版税收入,因此下降幅度较大。招股书数据显示,寒武纪终端智能处理器的Ip业务收入从2018年的1.16亿元大幅下降至6577万元。

华为对寒武纪的离职也进行了解释,称华为海思根据开发实践选择自主研发相关产品,不存在寒武纪产品不能满足客户要求的情况。也预示着2020年这部分业务的收入会有所下降,但随着已申请的各种专利的持续外部授权,产生的授权收入会逐渐增加。

但是没有华为的寒武纪还能被市场看好吗?寒武纪本身不能做完全的保证。在招股书中,寒武纪表示,由于公司短期内难以开发华为,等业务量较大的大客户,公司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收入在2020年将继续下降。

更严重的问题是,未来华为海思将继续在终端、云、edge等人工智能芯片产品领域发力。在这些方面,华为海思和寒武纪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他们以前的伙伴现在变成了对手,这让寒武纪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

对于寒武纪的困境,市场自然会对其未来发展打上问号,这也让寒武纪的估值更加不确定。然而,华为离场对寒武纪营收能力的影响更受市场重视。

收入决定估值

对于即将上市的寒武纪来说,营收是决定估值的重要权重之一。

随着华为,的离开,寒武纪陷入困境,市场对寒武纪的营收能力持怀疑态度。保荐券商此前预测,2020年寒武纪营收为6亿元至9亿元,较2019年增长35%至102%。

但2020年上半年寒武纪形势不容乐观。根据新披露的招股书,寒武纪上半年预计营收仅为8200万元至8600万元,同比下降16.32%至12.24%,而预计亏损为2.1亿元至2.3亿元。

招股书公布的数据显示,寒武纪主营业务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云智能芯片和加速卡业务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而新开发的边缘智能芯片和加速卡以及基础系统软件业务由于业务量较小,对营收贡献有限。

同样影响寒武纪收益的是其自身的局限性。

芯片公司需要在R&D长期投资,长期烧钱。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即使需要客户的设计入驻,也可以通过客户响应、现场支持、与客户沟通,更好的打磨产品,从而交付更成熟的产品,实现批量生产。

这也是由芯片行业“成本在前,收益在后”的特点决定的。芯片企业在占领市场之前,需要长期稳定的投资。R&D的高成本和巨大的损失也是这一特点带来的弊端。同样,寒武纪在这方面也很头疼。

翻看招股书不难发现,寒武纪的R&D费用确实占据了较高的成本。2017年至2019年,公司R&D费用分别为2986.19万元、24011.11万元和54304.54万元,R&D费用率分别为380.73%、205.18%和122.32%。其中R&D投资连续三年占营收100%以上。

然而,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是寒武纪营收的一大障碍。

除了华为,这位前合作伙伴目前的竞争对手,终端智能处理器Ip市场的竞争也逐渐加剧。尤其是芯片ip巨头ARM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后,就连寒武纪自己也承认ARM在集成电路Ip市场有着深厚的积累、良好的口碑和客户关系,在市场上的优势比寒武纪更为明显。

这些原因使得寒武纪收益充满争议,也造成了寒武纪估值的不确定性。

大爆炸期间,寒武纪以光速推进上市进程,看似光鲜亮丽,但背后的估值焦虑更值得关注。尽管寒武纪踏板芯片和人工智能是新基建热潮中的两大热点,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寒武纪要赢得资本市场的青睐,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字/微信官方账号,刘旷, ID:柳矿110

« 苹果研究院:BTC是日本“无现金支付”的重要手段 | “入库存”的爱情库存能在多长时间内被资本所青睐? »